• 首页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学位点概况
    • 学位点概况

    1.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以农史为本,立足岭南,面向世界,分为农学史、技术史、科技与社会、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四个方向。

    本学位点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丁颖院士、梁家勉先生的农史研究,1955年开始学科建制化,1980年成为农业部部批研究机构。1980年开始招收农史研究生,是国内最早招生的农史硕士点,培养了中国第一个农史研究生,并在中国农史界最早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最早创办“文革”后的农史刊物、最早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出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中国植物生理学史》《救荒本草校注》等著作50多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国家图书奖二等奖、广东社科最高荣誉奖、广东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0多项。拥有藏书量达8万多册、典藏古农书为国内外最多的特藏书库,是广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先后举办“《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会议”“第十届东亚农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拉美农业文明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多次;美、英、法、德、日、韩、印、越、泰等国学者,以及国内学者葛剑雄、李根蟠、陈春声等近百名学者来访;师生出访美、英、日、韩、印、泰、以色列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学。

     

    2.中国史

    中国史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专门史三个学科方向。其中中国古代史下设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和明清史等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下设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近现代岭南农业生态史等研究方向;专门史下设中外交流史、生态环境史、社会经济史等研究方向。

    中国史学位点建立在历史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学位点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与自己的特色:首先,各方向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和特长,在农业史、环境史、中外农业交流史方面拥有研究传统和特色,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其次,利用岭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位处南中国海,历史上即是重要的对外通商窗口,在海上丝绸之路史、岭南宗教思想史、岭南民俗与岭南农业遗产等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特色;再次,紧跟学术前沿,团队在水利史、灾害史、海洋史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以上学科方向布局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别是对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藉此充分发挥历史学的功能与作用,并为未来的文化建设、智库建设培养急需的人才。

     

    3.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招收全日制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以立德树人、务实致用为指向,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具有较强法治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具有城乡区域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行业服务法治专业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或国内名牌法律院校博士学位、具有15年以上法律实务经验,部分兼聘为省、市政府暨政府部门法律顾问、省(市)人大立法顾问、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或惩戒委员等社会职务,并从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了多名资深行业导师,形成一支高标准且精干的“双师型”队伍。与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国有企业、群团组织等建立20余家实践基地,设置了省法学会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基地、省法学会乡村振兴法治研究会(秘书处)、省(市)人大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地方法制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与学校相关学科协同建立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法治、农林经济法制、农业知识产权、土地资源管理法制政策等研究团队。近些年共承担研究项目15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70项;为政府提供重要法治社会服务500余项;出版法学专著25部,涉农城镇化法制教材及科普读物15部。

        

    4.农业硕士

    农村发展方向主要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培养能够掌握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农村发展理论和知识、能够运用相关专业工具和方法对农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的实践型、高层次的农村发展专门人才。近五年立项课题40余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出版专著近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