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 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

    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农史所”)是我国科技史研究重镇,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起国立中山大学有关农业史的研究。

    一、农史所概况

    1、华南农史研究建制1926年,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教授在广州郊区发现野生稻,引发了他对作物特别是稻作起源的系统研究,同时影响后学梁家勉、王兴瑞等开展相关研究。他们先后发表《中国作物原始》等文,为日后华南地区的农史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1944年5月,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访问战火中的中山大学农学院并关注梁家勉的农史研究,这给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华南农史研究以极大鼓励,负责中山大学农学院图书工作的梁家勉萌发了建立“中国农业文献专藏”的构想,并草拟了《简则》。1955年,中央农业部举办座谈会,号召整理祖国农业遗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在丁颖的支持下,梁家勉于华南农学院图书馆建立“中国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特藏室的成立标志着华南农史研究建置化的开始,促进了农业文献的收集、典藏和研究。资料建设由最初的3—5册古籍迅速增加到千册、万册;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影响的研究成果先后问世,如《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等,受到竺可桢、辛树帜等科学界、史学界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丁颖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研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

    2、研究室发展的“黄金十年”1978年4月,特藏室发展为研究室,易名为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1980年成为农业部部批研究室。中国农史学科的主要奠基者梁家勉出任室主任,著名林学家徐燕千和著名农学家戚经文兼任副主任,一批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先后出任或兼任研究人员,如黄昌贤等,他们在中国农业科技史、农植物史、古农书研究等领域均有建树,发表了《徐光启年谱》、《中国古代对固氮植物的认识与利用》等上百篇(部)学术论著,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被誉为农史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6项大奖。这段时期是研究室发展的“黄金十年”。人才培养方面,研究室1980年开始招收农史研究生,主持首个农史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这个时期农史室创造了数个国内同行第一,即国内第一个招收农史研究生;创办“文革”后第一份农史学术刊物《农史研究》;首次举办国内第一个农史国际会议“《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研讨会”。1986年,周肇基教授接替荣退的梁家勉担任农史室主任,在广东高校人才流失的困境下,他广揽人才,率领农史队伍艰难前行,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出版了《中国植物生理学史》等重要著作,在农业科技史、地区农业史、林业史、农业考古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3、学科建设更上台阶1998年,倪根金接替荣退的周肇基担任农史室主任。进入21世纪后,大环境的改善和室内同仁的不断努力使农史室更加活跃并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科建设更上台阶,不仅在农史室基础上创立了国内农业大学唯一的历史系,而且建立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作物史博士点,同时组建了跨院系的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岭南生态史等研究中心。第二,研究领域拓展且成果不断,近年来,农史学科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岭南动植物农产史料集成汇考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救荒本草校注》等20多部论著,发表了300余篇论文,不仅巩固了原有研究阵地,而且开辟了农业生态史、乡村社会史、水利社会史、农业科技交流史等新领域。第三,学术交流更加频繁,举办了“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生物史与农史学术讨论会”等近10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第四,资料建设更加齐全,农史室特藏书库经过几十年建设,现拥有近10万册藏书,以丰富的古农书典藏闻名国内外,是世界上古农书版本收藏最丰富的书库。2016年5月,经学校领导批准,农史室更名“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倪根金任所长、王福昌、赵艳萍任副所长,同年6月份,农史所特藏书库,被评为“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3年,王福昌接替荣退的倪根金担任农史所所长,赵艳萍、陈志国任副所长。

     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网站链接:https://yjs.scau.edu.cn/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