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正文
  • 广东哲社优秀成果文库出版我院徐燕琳教授《岭南文化考论》

    提交时间2025-03-05 17:13:18

    我院徐燕琳教授专著《岭南文化考论》经评审入选《广东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秀成果文库》(2021-2023),202412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库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在广东省获立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等级为“优秀”“良好”的成果中,遴选出版的能较好体现当前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代表广东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水平的学术精品,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助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岭南文化考论》一书以中华文明历程为线索,结合近代以来国际大背景下的中国实践,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创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文化在南中国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岭南地区文化自信力和影响力之所在;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岭南文化的基石,与时代和实际结合是岭南文化发展之路,开放创新是岭南文化的时代主题;由于岭南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大影响,也由于岭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岭南文化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该著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岭南文化精神溯源。明确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是崖山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崇正自励,刻苦奋发,超迈俊逸。(二)岭南文化与岭南社会研究。主要通过对粤讴、波罗诞、饮茶习俗、医药俗信等民间文化事项的梳理,发现岭南文化的民间属性;从礼制建设如明代广东戏禁与教化、习俗构造如广州重阳登高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岭南的社会性变迁;对“崇正”及客家精神、韩愈与潮汕文化的形成等进行思考,探讨岭南文化独特的发展道路。(三)岭南文化与时代风云。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岭南文化的表现及作用,如清以后商品经济对岭南戏曲活动的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岭南画派和粤剧改革、新文化运动促生的潮州歌谣研究等情况,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展示岭南文化的多种面貌和历史意义。(四)岭南文化与岭南人。选择惠能、湛若水、招子庸、梁启超、任剑辉等岭南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研究,具体展现岭南文化的特点和岭南人的影响。(五)岭南文化的书写。通过对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如汤显祖的岭南想象、《帝女花》《黄花岗》《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分析,研究其中的岭南文化渊源及其意义影响。(六)岭南文化的播迁。选择习俗信仰、电影戏剧、华侨报刊等岭南文化的海内外传播,探讨岭南文化的传承传播,促进岭南文化未来的发展。

    该著提出:爱国始于爱家乡。只有植根本土,才能枝繁叶茂。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是岭南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岭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也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新生。有必要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传承和发展新的岭南文化,推动岭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


    作者:   来源:人文与法学学院   人气:21

    官方微信

    • 学院公众号
    • 团委学生会
    • 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