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正文
  • 中文系关溪莹副教授专著《隔离与融入——广州世居满族的习俗变迁》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提交时间2025-03-07 08:38:23

     近日,我院中文系关溪莹副教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成果《隔离与融入——广州世居满族的习俗变迁》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当今世界,90%以上的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国都要面对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族群、移民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权利诉求和文化主张所带来的压力。族群关系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导致国内甚至国际动荡。族群研究尤其是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少数民族族群的现代建构受到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关注。

    满族是广东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广州市,其主体是清政府派到广州驻防的八旗官兵的后裔。广州世居满族繁衍生息了260余年,涌现出许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物,为广州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院中文系关溪莹副教授是满族镶蓝旗瓜尔佳氏后人,她对广州世居满族进行了多年追踪调查。本书将历史文献、民间记载、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相结合,记录与呈现广州世居满族在民族国家形成的大背景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生活样态;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多元文化理论、边界理论和记忆理论探讨广州世居满族面对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军事规范、族群政策改变及偶发性事件时如何调整族群边界、传承民族文化、维系族群认同、完成族群构建,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向做出分析和预测。最后以广州世居满族为个案,探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发展规律,考察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互动对族群发展的影响,力争丰富与完善中国的族群建构理论。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宗教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满族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也受到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的表彰。通过对不同历史情境中的族群认同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只有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少数民族族群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关溪莹副教授的研究凝聚了一位广州的满族新移民对民族先人的敬仰和对民族发展的热忱,也呈现出我院学者在岭南民俗文化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参考意见。


    作者:   来源:人文与法学学院   人气:10

    官方微信

    • 学院公众号
    • 团委学生会
    • 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