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周三下午,由人文与法学学院主办的历史系长基计划系列讲座在第五教学楼C栋604开展。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王子今教授为在场师生进行了题为《交通与秦汉文明》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与法学学院历史系主任刘玲娣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百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王子今教授以秦汉时期交通事业的空前发展为切入点,指出交通进步在秦汉辉煌文明创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随后,王教授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交通与秦汉文明的关系。王子今教授高度评价秦统一的世界性意义,谈及秦统一原因时,王子今教授指出其中技术层面因素不可忽视,尤其是交通建设。秦人重视交通,不仅拥有双辕车等先进车型的发明权,且运车数量众多。秦统一战争中,强大的运输力量为后勤供给提供了保障,促成“秦并天下”格局的建立。
接着,王子今教授阐述了交通进步对秦汉政体成立的意义。秦王朝将交通建设视为执政要务,修建驰道、直道,构建起全国交通网,成为大一统王朝施行统治的重要条件。继秦而兴的汉帝国同样重视交通建设,其在开边斥地、抵御匈奴等军事行动中,交通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大一统帝国统治的广度和强度达到空前水平。
在探讨交通对秦汉经济的影响时,王子今教授表示,秦汉大一统体制的建立使得“农工商交易之路通” 的经济形势得以形成。政府借助交通条件管理生产、调度物资,商运的活跃也极大地促进了物资交流,推动了经济繁荣。
谈及文化方面,王子今教授认为,秦始皇巡行东方有追求文化汇同的意图,但秦末汉初地域文化差异仍较明显。到汉武帝时代,交通建设高潮促进了文化融合,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基本完成合流,文字统一也得以实现,中国文化史进入新阶段。
此外,王教授还介绍了海外交通与秦汉文明的世界影响。王子今教授指出,秦汉时期中国通过草原和海域实现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徐闻、合浦等港口见证了当时海外交通的发展,中国的影响力也借此远播海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王教授对秦汉交通考古略作介绍,展示了相关的考古遗迹和研究成果。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气氛热烈,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治学的路径和方法、秦汉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王子今教授展开深入交流。王教授耐心解答,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令师生们受益匪浅。交流结束后,刘玲娣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发言,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初审:施煜
复审:程夏敏
终审:肖蕙